巴馬打造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區構想
巴馬位于桂西北,是世界長壽之鄉,先后榮獲中國“最適宜人居住的十個小城”、十佳“中國最美小城”、“中國王牌旅游目的地”等稱號,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圣地”。目前共有百歲老人81位,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共接待旅游者579.5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9.8億元。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已列入廣西旅游發展的“金三角”。毫無疑問,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努力建設世人矚目的長壽圣地、養生天堂的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區已是巴馬人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
一、巴馬打造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區的重大意義
“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習近平指出:“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旅游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大、資源消耗小、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巴馬依托世界長壽之鄉的品牌和優質的生態環境,建設長壽養生國際旅游特區,實行特殊的旅游政策、靈活的旅游措施和特殊的旅游管理機制,著力建成長壽養生、悠閑旅游、特色鮮明、主業突出、功能完善、帶動性強的長壽養生文化旅游產業帶, 具有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的特質,是助推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的現實需要。加快旅游業跨越發展、建設旅游強區,功在當代、福澤后人、利在當地、惠及八方。
二、巴馬打造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區的既定目標
“偉大的目標構成偉大的心靈。”巴馬打造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區自有既定的目標。一是超跨發展,品牌高端。要以趕超跨越式發展,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全面實現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的國際化、品牌化、生態化和高端化發展,把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成與國際接軌的世界級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進重點景區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重要旅游支撐中心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大力整治旅游景區周邊環境,努力打造“長壽圣地 養生天堂”的國際化旅游品牌。二是全國一流,國際中心。建成全國一流國際旅游目的地、世界長壽養生科學研究中心、國際長壽養生文化交流中心。把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成為集長壽養生、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民俗體驗、康體療養、文化探秘、瑤醫保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區,成為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世界長壽養生科學研究中心和國際長壽養生文化交流中心。三是構筑新區域,打造新格局。構筑以盤陽河、水晶宮、命河、龍洪、賜福湖沿線為核心的休閑養生度假區域,形成東為東山瑤族風情游,西為燕洞、所略鄉村游和天坑石林探險游,南為敢煙長壽文化游,北為那社長壽風情觀光和西山紅色游的組團新格局。www.pecmcz.live中華勵志網
其重點目標。一是打造中心。在縣城區建設融吃、住、行、購于一體的高等級長壽養生國際大型游客集散中心,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西南地區重要旅游交通樞紐、長壽養生物流中心、游客服務接待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二是構建精品帶。以盤陽河、紅水河為依托,打破行政區劃,整合資源,開發精品,大力發展高端長壽養生休閑度假綜合體、大型跨區域精品景區、長壽養生體驗區,形成集群,發揮效能。三是建設發展區。即核心發展區、重點發展區和聯動發展區。四是打造功能組團。建設盤陽河5A級景區、長壽養生健康產業園、盤陽河中國長壽小鎮、中脈巴馬國際養生都會、巴馬百歲人四季養生花園、中國長壽博物館、巴馬瑤族風情寨、巴馬仁壽源景區等重大旅游項目,打造長壽養生旅游功能組團。五是構建環線。建成以長壽養生旅游產品為主體,提高旅游的便捷度和舒適度,構建以線路聯精品、以線路帶區域的發展格局,努力構建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核心環線。
【陳瑩峰專欄】
一句話,就是把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成為集長壽養生、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區域內經濟更加發達、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優美、人民更加富裕,旅游區成為世界知名、全國領先、特色鮮明、設施完善、服務一流的長壽養生旅游目的地、國際長壽養生旅游示范區。【1】
三、巴馬打造國際長壽養生旅游區的基本途徑
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的,突出特色、培育精品、擴大開放、區域合作、國際接軌、標準發展、產業融合、聯動發展、保護優先、持續發展原則。結合巴馬旅游資源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要求,以“長壽養生”為總體品牌,以“精品景區、高端服務、完善基礎、開放合作”為工作載體,以“重大項目、重點推動、重要戰略”為抓手,抓住長壽、生態特色大力發展旅游,確立了以“提質”為核心,“提神”“提氣”“提速”的“四提”工作要點。著力抓重點、抓特色、抓配套、抓環保。讓來到這塊土地的海內外賓客由衷感嘆:遍行天下,心儀巴馬!www.pecmcz.live中華勵志網
(一)堅持高瞻遠矚,突出特色,創新格局不放松
黨委、政府把發展旅游業作為富民興縣的新型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結合巴馬旅游資源優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要求,以“長壽養生”為總體品牌,以“精品景區、高端服務、完善基礎、開放合作”為工作載體,以“重大項目、重點推動、重要戰略”為抓手,依托長壽、生態旅游資源,大力實施“資源統籌整合中華勵志網 、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提升、品牌打造營銷、商品創新研發、旅游合作聯盟、服務規范提質、人才培育優化、旅游開發扶貧、政府服務保障”十大工程,關鍵是抓住特色定位,緊緊抓住長壽特色和主題來打造全縣特色旅游產業,全力發展長壽養生、生態休閑、民俗風情旅游等旅游產業。
(二)堅持科學規劃, 提升品位 ,持續發展不放松
凡謀之道,周密為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注重規劃、建設、管理相統一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提升規劃。一是編制總規。進一步明確全縣旅游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布局和戰略重點。二是完善局域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旅游開發與扶貧開發有機融合。三是完善其他配套規劃方案,構建完備的規劃體系。要以《巴馬盤陽河流域養生長壽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為規劃藍本,加快編制完善《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發展規劃》。要實行景區開發規劃與旅游建設規劃并舉,旅游產業發展規劃與一、二產業發展規劃結合,資源開發規劃與資源保護規劃兼顧,使旅游景區布局更加合理,旅游業總體發展科學協調。
(三)堅持凝心聚力,和衷共濟、統籌推動不放松
一是創新管理。“精美源于細節,細節決定成功。”要成立高效的體制機制組建專門的管理委員會,全面加強旅游區組織領導和建設管理工作,出臺建設優惠政策,提高效率,構建有利于國際旅游區發展的政務環境,確保重點項目按期落地實施。二是搞大會戰。自治區發改、財政、旅游、交通、林業、國土、環保、農業、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根據會戰的要求,整合政策、財力、人才和項目合力開展大會戰工作,對旅游區建設的規劃審批、項目申報、資金落實等項目優先考慮和實施。三是形成氛圍。集全縣之力形成全縣上下合力支持旅游產業的良好氛圍。分別就用地、交通、林業、水利、扶貧等多項工作進行協調,全力加快全縣產業融合旅游項目建設。
【陳瑩峰專欄】
(四)堅持政策扶持,鼓勵投資,加大投入不放松
一是政府資金重點支持。按財政收入增長情況逐年增加,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宣傳促銷、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和重點項目貸款貼息。區、市其他各類財政性專項資金,要向旅游區建設相關項目傾斜。二是整合協調各方支持。區直部門和河池市相關資金支持國際旅游區公益性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項目資金支持。積極協調有關金融機構,特別是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的扶持。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切實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有實力、有能力、有發展戰略眼光的旅游企業,不斷壯大旅游產業發展規模。四是鼓勵多元投資。“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要堅持“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分級負責、部門聯動,引進外資、企業投入、集體個人社會參與的投資機制。【2】
(五)堅持項目拉動,完善設施,固本強基不放松
“根深葉茂,樹壯果稠。”要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快高等級公路建設,改擴建國道省道,完善提高縣鄉村公路等級,加強運輸場站建設。一是推動交通網絡建設。加快推進建設賀州至巴馬、巴馬至百色高速公路以及巴馬至鳳山至天峨至南丹高等級公路,最終形成環巴馬高等級公路圈;建兩個不同功能的機場,即加快建成巴馬機場,加快規劃建設巴馬通用機場。建成東蘭武篆—巴馬西山、巴馬甲篆—水晶宮等7條旅游道路,啟動建設巴馬那社水晶宮等旅游道路。二是促進核心景區形成。一要完善提升知名景點。依托世界長壽養生品牌,將獨特的人文資源與神奇的山水洞穴景觀有機結合,完善提升百魔洞、水晶宮、百鳥巖等景區設施建設,開發建設仁壽山莊、達西儒禮桃花源、賜福湖長壽島等一批知名景點;二要建設高端特色基地。實行“民辦公助”的政策,建立政府主導、分級負責、部門聯動,招商引資、企業投入、集體個人社會參與的投資機制。加快推進華昱百魔洞養生度假基地、中脈國際長壽養生都會、長壽谷瑤族文化旅游村項目、水晶宮旅游基礎設施等建設,積極構建百魔洞、龍洪高端休閑養生度假基地等核心功能區。三是加快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完善各項功能,促進群眾收入增長。一要強化接待設施建設中華勵志網。重點抓好城鎮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大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內酒,店賓館、農家旅館等接待場館的建設和改造力度。建成盤陽河旅游服務中心、國際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廣西旅游巴馬咨詢服務中心。二要提升完善各項功能。注重旅游接待設施建筑的地方文化特色,提升賓館飯店設施整體檔次;發展旅行社,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國際旅游區開設旅行社;實施旅游景區服務、旅游飯店服務、旅行社服務、導游服務四大服務質量提升工程;開展旅游行業“比服務賽質量,爭一流創十佳”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快地方民族特色的旅行社服務標準化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特色餐飲娛樂業;加強旅游信息化建設。加快建設國際性保健養生醫院、長壽養生文化研究中心、旅游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及健身場館等設施。三要帶動群眾收穩定增長。堅持旅游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大力發展特色農牧業和特色工業,為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群眾收入穩定增長提供有效支撐。積極發展農家樂、農家旅館、旅游商品店等,以旅游促扶貧、以旅游帶動群眾致富。www.pecmcz.live中華勵志網
(六)堅持保護資源,培育市場,強化監護不放松
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生態環保是巴馬的生命。一是保護獨特旅游資源。“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全面實施水源涵養林、生態公益林、盤陽河等主要河流防護林和流域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加大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和森林防火力度,保護和增加林草植被,恢復和重建巖溶地區生態系統,持續擴大休閑度假區、旅游景點景區等周邊地區森林覆蓋。嚴格保護弄友原始森林,從法律的角度保護盤陽河等景區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禁止發展高耗能重污染的項目,嚴厲打擊“兩違”,保護 “山清水秀生態美”的品牌優勢。二是培育特色旅游市場,深層促進區域合作。一要推動旅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信息共通、縣場共拓、協同發展”。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謀劃和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培育完整的長壽養生旅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旅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信息共通、縣場共拓、協同發展”。
【陳瑩峰專欄】
二要打破部門隸屬關系和地域分割。通過資產劃撥、合資合作、兼并等方式,對賓館、旅行社、運輸公司等優良資產進行重組,穩步組建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在旅游區內部,建成可循環的旅游線路,延伸至區外、國外重要旅游線路,形成以線路聯精品、以線路帶區域的發展格局,打造國際性旅游精品線路。三是強化旅游市場監護。全面貫徹實施旅游法,建立健全旅游監管體系、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旅游誠信體系和旅游投訴體系,全面整治“零負團費”、虛假廣告等,嚴厲打擊價格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建立以主要旅游目的地建設為核心,涵蓋住宿、餐飲、購物、娛樂、交通等要素的一體化數字旅游服務體系。加快建設綜合信息服務中心,努力實現巴馬旅游在線服務、網絡營銷、網絡預訂和網上支付功能。
(七)堅持搭建平臺,提升素質,人才為本不放松
先行者孫中山說:“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組織人事部門要以技術為根、人才為本、創新為魂。重視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的人才培訓、引進與投入,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參與長壽旅游區建設,并作為考核推薦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據。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開展養生長壽健康相關應用研究,設立研發平臺和試驗基地。把人才培養列為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的重點,培養推出一批名導游、名服務員、名廚師、名企業家,逐步建立河池市旅游人才信息庫,推動人力資源合理配置。www.pecmcz.live中華勵志網
(八)堅持強化宣傳,情系促銷,培育品牌不放松
一是打造總體形象。提煉出文化特色突出的旅游主題口號和形象標識,突出旅游區在廣西旅游布局上的定位。推出一批在全區乃至全國有影響的長壽文化旅游節慶和文化產品(長壽文化圖書、音像、工藝品等);加強與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合作,充分運用影視、動漫、專題片、代言人、微電影創作等新媒體,出臺旅游區旅游宣傳促銷獎勵政策和旅游文化產品開發獎勵政策,對在旅游產品開發和宣傳推介中成績優異的個人及企業進行獎勵。二是發揚以往成功做法。如在知名新聞媒體如中央電視臺、南方電視臺、香港有線電視臺等投放宣傳片中華勵志網。保持中央電視臺和各省市區以及各國電視臺競相報道巴馬,發揮巴馬網、巴馬旅游網,設置富有創意的旅游電子商務、旅游預訂系統、旅游網絡宣傳促銷欄目等。確立旅游標準化示范點、鄉村農家旅館創標上星、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等品牌創建活動。三是 推動商品研發 。“質量贏信譽,信譽得效益。”要努力培育一批知名旅游企業品牌和服務品牌。推出一批獨具特色的旅游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等旅游商品;大力發展長壽食品深加工產業,重點開發火麻系列食品、山茶油系列產品、優質礦泉水等,如以巴馬麗瑯為代表的巴馬礦泉水品牌迅速成為曉譽全區的知名品牌。【3】
(九)堅持強化督查,嚴格考核,安全和諧不放松
要成立旅游行業協會及其分會,全面發揮旅游協會自律、溝通和協作的作用,加強行業監管。一是把建設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工作任務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績效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自治區相關部門和河池市建設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工作的考核,出臺具體獎懲辦法。二是建立旅游系統突發事件應急體系。“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要認真排查治理旅游安全隱患,切實把各種事故苗頭、旅游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創造安全和諧的旅游環境。
參考文獻:
【1】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推進工作方案 [EB/OL] 河池旅游政務網 2013-7-8
【2】巴馬縣委、縣政府 依托資源優勢 培育世界品牌 推動巴馬旅游快速發展[EB/OL] 河池旅游政務網 2013-7-29
【3】河池市人民政府 千方百計抓住發展機遇 努力建設養生旅游強市[EB/OL] 河池旅游政務網 2013-7-9
天天勵志正能量